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近日發佈的廣州文化藍皮書透露,鼎盛時期廣州西關大屋本有800餘間的,由於老城區的大肆拆建,目前僅剩100餘間,且大多破壞嚴重,尚有保留價值的僅剩10餘間。
  現狀
  修複理念不當失去藝術欣賞價值
  荔灣區是廣州古城的中心區域,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。荔灣在近代發展迅速,西關、西堤財富群的崛起,使得荔灣聚集了大量嶺南建築,西關大屋、騎樓街、嶺南工藝、嶺南園林等嶺南文化代表樣式都是西關著名的文化品牌。
  然而近年來隨著城市飛速發展和人口急劇增長,舊城民居不斷拆遷,商品房大肆興建,不少富有地方特色的西關建築正面臨嚴峻考驗。藍皮書報告指出,西關大屋在人為拆建下日益稀少,部分西關大屋因修複理念不當造成不倫不類的效果,從而失去藝術欣賞價值。藍皮書透露,西關大屋在鼎盛時期本有800多間,現今僅存100多間,且大多破壞嚴重,尚有保留價值的只剩餘10間左右。
  “西關大屋及騎樓街在保護、開發和利用現狀方面,存在環境空間複雜、開發模式單一等問題。”藍皮書指出,環境空間方面,西關一帶人口密度大、路段複雜、交通容易堵塞,更有不少違規店鋪占道經營。一些騎樓老街存在人流量大、路面複雜的問題。既不利於安全管理,也不利於旅游開發。此外,西關一帶多老房屋,自上世紀60年代後建起的住宅多為6—9層,體量大,外觀破舊,與旅游風情區的風格極不協調,加之有不少臨建或違章建築,區內環境質量不佳,降低旅游景點的檔次。
  “開發模式上,西關文化旅游開發模式單一,缺乏創意。”報告指出,西關大屋與騎樓街建築群以其嶺南文化特色為主要賣點,多建設成特色小街,如龍津西騎樓式的沿街小商店、古玩一條街、荔枝灣沿岸西關大屋建築群等,但風情區的周邊配套設施不夠完善,如缺少公廁、公共電話、郵箱、指示牌,衍生的旅游服務項目相應較少。
  不僅如此,“在舊房修葺、拆遷補償、設施升級、人才培養都離不開資金投入,這些經費單靠政府的財政支持遠遠不夠”,藍皮書指出,單一的資金籌集模式也不利於西關文化可持續的良性發展。
  建議
  多管齊下擦亮西關大屋品牌
  “荔灣豐富的‘西關名人’文化資源、以西關大屋、騎樓街為代表的西關建築文化品牌和以‘西關五寶’為代表的西關工藝文化品牌,是西關文化的特色和精髓。”
  藍皮書認為,做好這些文化資源的保護、利用和開發,不僅可以帶動區域的商貿旅游業,為西關經濟發展註入新的活力,促進經濟、文化共同發展,還能推動西關文化品牌的創新與發展,傳承歷史文化遺產,保護與弘揚西關文化,提升城區文化核心競爭力,從而進一步提升西關文化的經濟價值和影響力。
  “做好西關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、開發和利用,擦亮西關大屋、騎樓街等品牌,應建立科學的管理體制。”藍皮書建議,對西關文化資源進行開發利用,須立足於可持續發展原則。
  第一,在不破壞傳統風貌、尊重歷史真實性的基礎上,對西關建築進行經濟性的開發。以西關大屋風情區為例,其發展以旅游商貿為主,旅業住宅為輔,因此在管理上要註意維護傳統民居的特色,房屋修複“整舊如舊”,保證西關文化的原汁原味,同時按需增加一定的配套設施,加強環保意識,提升旅游品位,提高文化產品質量。
  其次,可多管齊下,做好配套開發。以往的管理模式過於單一,可考慮採用多種渠道開發利用西關文化資源,如在西關大屋風情區內增加住、吃、玩等各種體驗項目,親手製作工藝品之類。在旅游產品設計上,也可考慮專題品牌旅游路線,如專門針對中西建築文化的,專門針對青少年開展的民間工藝教育的,等等。
  第三,應將文化宣傳與提升群眾文化素養相結合,不斷提升文化服務質量,提升文化服務效能,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,借舉辦各種民間文化藝術節等群眾性文化活動之機,宣傳西關文化。
  另外,應大力發掘、整理和利用西關建築歷史文獻典籍,為打造西關建築風情旅游提供參考。比如,通過加強對西關大屋、騎樓街、陳家祠、仁威廟和名人舊居等古建築的歷史資料的挖掘整理,以及廣州十三行博物館的建設,使西關成為具有文化沉澱的旅游商貿區、由系列微型博物館群組成的歷史文化傳承區。
  記者走訪
  不少西關大屋淪為廉價倉庫
  7日15時許,記者走訪龍津西路、寶華路等西關大屋曾經大量聚集的街區,發現西關大屋蹤跡難尋。僅有的幾處西關大屋,也大多破敗老舊,有的被改造成擁擠的“房中房”出租,有的則成了倉庫。
  走訪一:大屋破敗淪為廉價倉庫
  記者在位於寶華後街一幢西關大屋看到,這幢傳統西關大屋雕花木門尚存,但窗門緊鎖,牆上蜘蛛網密佈。隔壁鄰居介紹,這幢西關大屋的原主人很早就搬走了,目前是租給附近的商家做倉庫用。
  記者瞭解到,在廣州市荔灣區老西關一帶,年久失修的西關大屋變成倉庫的情況並不少見。在華貴路做皮鞋零售生意的陳小姐告訴記者,她堆放貨品的倉庫就是位於耀華南路的一幢西關大屋。陳小姐說,那間房子她租來作為倉庫已經將近十年了,裡面雖然破敗不能住人,但用來堆放貨品還是可以將就的。
  陳小姐打開她的“倉庫”,記者看到整棟西關大屋都是出租給周邊零售門店做庫房用,正門的門廊已經改換成了不鏽鋼鐵門。陳小姐說:“幾年前木門還是在的,但是我們覺得木門不牢靠,就把它卸下來換成了鐵門。”
  走訪二:一幢大屋住了12戶人家
  在荔灣區寶仁街,記者看到西關大屋租客丁先生正在門口納涼,他租住的房間是身後西關大屋的三樓。記者來到丁先生的住所,房屋外表看起來尚可,但是走到房屋內部,記者卻發現“別有洞天”,木質樓梯上有多處缺口,樓道上堆滿了雜物,牆上的牛皮癬小廣告遮住了依稀可見的琉璃裝飾。每一層都有大大小小的隔間,門貼門,房挨房,顯得十分局促。丁先生居住的三樓,其實是在天台搭建的簡易棚屋。
  丁先生告訴記者,這整幢樓一共住了12戶人家,平均每戶只有15平方米的面積。而且使用的是公共廁所和洗漱設施,管道設備簡易並且老化,經常會有排水不暢等問題出現。丁先生說:“大部分房屋採光都不太好,小孩如果在家做作業,白天都要開著燈。”
  走訪三:大屋改造成西式洋房
  記者在走訪中還發現,有的西關大屋內部已經裝修成歐美風。在耀華西街的一幢西關大屋,雖然外部門廊還是傳統西關大屋的模樣,雕花木門十分精緻,琉璃窗戶潔凈如新,但是屋裡被改造成了現代化的西式住宅,潔白的大理石地板,歐式的吧台,曾經的青磚牆面早已貼上了巴洛克風格的牆紙……早已沒有了傳統西關大屋的影跡。
  房屋主人鐘小姐告訴記者,老式西關大屋的內部構造住起來不如現代房子方便和舒適,“木質的板凳還是沒有現在的皮沙發舒服”。所以,為了住著舒適,鐘小姐一家決定將房子改造成西式的洋房,只是應政府要求,保留了西關大屋的外部樣貌。於是,這棟叫做西關大屋的樓房,不過只剩下了西關大屋的傳統軀殼罷了。
  南方日報記者 陶達嬪 馬喜生 實習生 趙禾稼  (原標題:西關大屋呼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g72sgxai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